中国大妈挖野菜到底什么迷惑行为
经过寒冬漫长的蛰伏,她们早就按捺不住,趁着草长莺飞,磨刀霍霍向着路边的野菜去了。
如果有热衷于研究中国大妈的人类科学家,他的好奇心一定会被「挖野菜」这项活动点燃,突然之间的倾巢而出,究竟是蓄谋已久,还是一时兴起?
2015年4月16日,江苏省金湖县淮河入江水道滩涂柳树湾湿地公园,当地市民正在大量采摘野芹菜、野芦蒿等野菜 / 视觉中国
初春的清晨,一位刚跳完广场舞的大妈被墙边那抹鲜嫩的绿色吸引,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经验,她一眼看出这不是随便生长在路边的杂草,而是野菜!
没过多久,这一条消息就在名为“夕阳红姐妹团”的群里炸开锅,大妈们呼朋引伴,拿上祖传的小铲和塑料袋,争先恐后向传说中发现了野菜的角落跑去。
到了卖豆浆的大爷开始在楼下吆喝的时间,她们正好拎着袋子往回走,脸上洋溢着靓丽的笑容。
那一刻,曾经的采花姑娘,与如今挖野菜的大妈,在岁月的缝隙里竟奇妙地重合了。
炕桌上蘸酱吃的婆婆丁是东北人的最爱,香甜可口的槐花饭是陕西人春日的序曲,云南人爱摘了灰灰菜的嫩叶带回家涮火锅,马兰头拌豆干是清明时节餐桌上的家常菜。
2020年3月7日,在青岛市北区宣化路早市,荠菜、蒲公英、苦菜子等野菜堆满几个摊位
在石家庄,年过80的老人冒着生命危险,跑到高速路中间的护栏挖野菜,来来往往都是呼啸而过的车辆。被交警劝阻后,老人还不忘再薅两把才依依不舍地离去[1]。
在兰海高速公路上,一辆危化品运输大货车停靠在应急车道上,驾驶室里空无一人。
民警在附近寻找过后,才发现驾驶员夫妇原来是看到了沿途山坡上的春菜,停了车挖了满满一塑料袋[2]。
在东北绥化,挖野菜已经跻身大妈们健身的全新打开方式,挖来自己吃、送亲戚、到市场上卖钱,百益而无一害[3]。
这可苦了市园林的工作人员,绿化带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落了片光秃秃大地真干净,跟美化环境怕是一点边也沾不上了[3]。
许多外出游玩的市民在绿化景观带,或是公园绿地、绿化林带里扎堆挖起野菜/ 希帕中国图片社
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大妈们只逮着二月兰的嫩尖掐,可谓是可持续挖菜法——过段时间嫩尖再长出来还能再薅下一波[4]。
来得晚了,就只能眼馋着别人抱着满满一塑料袋的野菜,在公园厕所里洗菜,自己就剩扒拉些“漏网之鱼”,好不郁闷[4]。
当然,大妈也不会放过小区带绿化里的野菜,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她们要比你早懂几十年。
北京市民张女士小区里的蒲公英、椿树芽都是大妈们的扒拉对象,她们手脚麻利,动作狂野,路边的蒲公英都是连根儿拔,拿下高高的树尖上的椿树芽也不在线]。
我们这代人可能会理直气壮地觉得,超市啥菜买不着啊,非得自己去挖。但实际上,这样的日子到今天也才出现了二三十年。
当时,由于远距离运输水平的限制,城市的蔬菜主要依赖近郊蔬菜种植的供应[5]。
然而,不少地方近郊农业对蔬菜种植的忽视,使得蔬菜种植培养面积从1978年的331.1万公顷减少到1981年的244.8万公顷,足足少了八十多万公顷[6]。
1980年的1到5月,北京市的鲜菜上市量要比1979年同期减少32.5%,人日均供应量不足200克[6]。
现在普通的罐装八宝粥,一罐也有280克,而这个份量,要比当时北京每个人一整天的蔬菜供应量还要多。
当时的上海也没好到哪里去,在1980年的1-11月,上海的鲜菜上市量要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7.6%,最紧张的时候,蔬菜的供应量不足需求量的四分之一[6]。
1983年的上海,在一年之间有88天蔬菜供不应求[7]。如今洋气的上海老太太们,也曾为一口蔬菜把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拿1981年来说,8-10月的长期阴雨导致日照和积温严重不足,这对后三茬的蔬菜来说,打击甚至是致命的。同正常年份比较,当年的晚夏菜减产80%,早秋菜减产70%,秋菜减产50%,全年减产量达30%以上[8]。
对于当时的境况,我们或许能从文学作品中窥得一二,作家王张应在散文集《一个人的乡音》里写道:
“春荒时青黄不接,许多人家靠挖野菜充饥,我曾好多次跟随母亲一起去山上、河边挖野菜[9]。”
到今天,随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播种面积的扩大,蔬菜成为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2018年全国蔬菜的产值已达到了2.2亿人民币,产量达7亿吨[6][10]。
2018年2月23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乡村,大棚种植野菜“马兰头”,价格比肉贵 / 视觉中国
如果你加过不少中老年朋友,就会发现标榜着“十大抗癌野菜”、“养生野菜 吃出健康”的文章是他们朋友圈的常客。
拿公园里的野菜来说,作为城市绿化的一部分,打不打农药说不准,公园起码还是要为它浇浇水,负负责的。
中水,一般来说是由厨房排水、厕所排水、洗衣排水等废水经过回收处理过后的产物,虽然经过了过滤、沉淀等处理步骤,但和饮用水的卫生差距,你能自行想象一下[13]。
当然,这也怪不得谁,城市的规划者们一开始也想不到,大妈们居然会把它们拿来炒菜。
蔬菜被打点农药就要嫌东嫌西的大妈们,如果知道了野菜是被这样的水浇灌出来的,不知道还会不会把它捧上神坛。
2018年8月3日,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朝阳路,绿化工作人员在喷洒农药防治美国白蛾 / 视觉中国
比如生长在高速路附近的野菜,就很容易受到汽车尾气、路边尘土的污染,这样的环境下孕育出来的野菜,有很大的可能性将空气中的铅、汞等重金属物质吸收,轻易采食轻易造成重金属中毒[12]。
用于美化环境的绿化带都由园林部门定期喷洒过农药,而且公路边绿化带里的野菜,大多也被汽车尾气污染,吃了这样的野菜难免会危害身体健康 / 希帕中国图片社
无论是周围的空气、水质,还是土壤,都可能受到排放物的污染,镉、砷、铅、铬、汞等重金属首当其冲[15]。
相比之下,现代农业的蔬菜种植就让人安心得多,无论是用水还是土壤都有着严苛的国家标准。
蔬菜种植的灌溉用水一定要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对于水中的汞、镉、砷等金属元素都有着具体的控制标准[13]。
同时,在蔬菜无公害种植的标准中,也对土壤的重金属及硝态氮等含量有着相应的控制标准[14]。
根据卫计委的统计,2015年共有由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68起,中毒人数1045人,死亡89人,其中绝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家庭,误采误食为根本原因[16]。
2016年,长沙的秦阿姨就因为误采了绿化带里的“水芹菜”,食物中毒被送到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17]。像这样的食物中毒可不是说着玩的,为了吃野菜把健康搭进去,得不偿失。
2013年3月6日,西安长安区,不易分辨的荠菜(左)和“辣辣菜”(右) / 视觉中国
比如紫花地丁和早开堇菜就容易混淆;荠菜的幼株和蔊菜、独行菜看起来区别不大;香椿芽和漆树的芽很相近,而后者是一种有毒的乔木[4]。
同样都是生长在水边的水芹菜和石龙芮,前者是让人欲罢不能的味道,而后者吃了有几率会使呕吐、腹痛、腹泻;还有金银花和断肠草,一不小心就会摘错导致食物中毒[4]。
同时,很多被中老年人奉为“养生神菜”的野菜,吃不好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比如苜蓿,因为营养丰富且膳食纤维高广受喜爱,吃法众多,但生吃苜蓿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肝硬化、尿毒症患者的病情加重[18]。
被称为“山菜之王”的蕨菜也不能多吃,新鲜蕨菜含有一种叫做“原蕨苷”的物质,长期食用会增加患食道癌、胃癌的风险[19]。
[2]贵州都市报.(2017).这野菜太贵了!高速路违停挖野菜 司机被扣6分罚100元.
[5]黄承宗&肖连启.(1981).解决城市蔬菜供应紧张的出路——学习陈云有关蔬菜问题论述的体会.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14]徐立功,孟祥军&韩太利.(2015).绿色蔬菜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丛书 山药芋头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15]经济参考报.(2012).土壤重金属污染镉列榜首 调查数据不清标准缺位.
[16]人民网.(2016).去年1045人吃野菜中毒原来野菜这样吃才安全.
[17]潇湘晨报.(2016).长沙市民误食有毒野菜送医 教你分辨“线).本草纲目食材妙用.
尴尬!瑞士花8亿买超大公务机,但是太大了塞不下,飞不起来,还退不了...
美股收涨,英特尔涨近7%!特斯拉跌超4%,市值蒸发2800亿元!中国金龙指数涨超4%,百度涨超9%
7连胜!申京绝平火箭25分加时逆转76人 格林30+13格莱姆斯46+13
23.5小时霸榜续航榜!vivo Y300i评测:超高颜值的一款耐造神机
用于iPhone的A20芯片据称仍将采用3nm工艺 但Apple智能将进行关键升级